开博体育东湖评论:青少年法治教育当丰富多“Young”

2024-11-25 09:18:20

  开博体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青少年时期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心理发展尚未成熟,需要社会各界积极引导。如果只是“填鸭式”的教育,肯定达不到好的效果。因此,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需要换位思考,突出青少年身心特点及兴趣点,从提高教育效能入手,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法治教育。

  构建“全时空”法治教育网络。以学校为主阵地,将法治教育融入学校教育教学与日常管理,引导青少年从小深植法治种子、培育法治意识、提升法治素养;以政法部门为主力军,创新“以案促保”的新举措,加强未成年人法律保护;以社区教育实践活动为着力点,打造社会多方共同参与的青少年全时空法治教育实践课堂;以家庭教育培训学校为主要力量,提高青少年家长法治素养、实现家校社“三位一体协同育人”。譬如,襄阳市樊城区创新开展“多方联动法治教育进校园”系列普法活动,从交通出行安全、春季传染病防治、消防安全、上网安全、防溺水、防诈骗及校园欺凌等常见生活场景的带入,生动开展法治安全教育,帮助青少年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受到家长和孩子们的欢迎。

  从青少年法治教育需求特点出发,明晰法治教育重点。因人施教是提升青少年法治教育效能的重要方法。小学阶段重点主要是“法治思想启蒙、守法意识培育和法治行为习惯”。基于此,青少年法治教育要以规则意识的培养、法治信仰的强化、法治思维的养成和法治综合素养的提升为重点,发挥学校教育持续性、渐进性、专业性的优势,对阶段性、法律知识传授性的一般普法活动进行升级迭代,淡化专业名词、条文概念,向系统性引导青少年树立规则意识、契约精神,尊崇公序良俗转变,使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不仅明白法律“是什么”,而且理解法律“为什么”,并能用所学指导生活中“怎么办”。

  尊重教育规律,变“要你学”为“我要学”。挖掘各学科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法治教育资源,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学科知识和法治精神的双丰收。譬如,襄阳市松鹤路小学在三年级《草房子》课外阅读指导中,引导学生对“主人公杜小康的父亲因为家里穷就让杜小康辍学回家放羊”的做法,谈理解和看法,在讲故事中自然引出《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英语教学组在五年级下册“Unit6 Work quietly(安静地工作)B”部分教学中,把教学内容“rules(规章,制度)”引申扩展到青少年日常学习生活场景中的规范和秩序要求。在美术三年级上册《红灯停,绿灯行》的教学中,在教会学生通过美术课堂系统的认识各种交通标志的同时,启发学生展开思考,用手中的画笔诠释他们对“各行其道,安全回家”的理解。发动家长和孩子共同创编、排练“校园防欺凌法治情景剧”,从“身边事、眼前人”讲起,寓教于乐、晓理于行。

  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法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并在实践中开动脑筋,要引导形成“我要学法”的主动局面,让青少年在可学开博体育、可感、可行的过程中思考“假如是我”的身份体验和“我应该怎么办”行为引导开博体育,实现“春风化雨、以文化人”的教育效果。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