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博体育青少年科普教育扎实推进 拥抱科学 创新成长
2024-01-06 16:41:17
开博体育近年来,各地扎实推进科普教育,推动科普资源走进中小学、鼓励学生走进校外科普基地、完善科普教育效果评价引导,让广大青少年走近科学,爱上科学。2023年全国科普日活动于9月17日至9月23日在各地集中开展。本期教育版,让我们聚焦几地在开展科普教育、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方面的积极探索。
“同学们,你们觉得画家达·芬奇和‘手术机器人达芬奇’有什么共同之处?”“他们都是创作者,只是领域不相同。”在北京市密云区太师屯镇中心小学的科普课堂上,小学生如此充满哲思又富有童趣的回答,令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生彭亚琴惊喜万分。讲台上,彭亚琴深入浅出地讲解着人工智能在外科医学当中的运用;讲台下,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开博体育,与老师实时互动。
在中国科学院大学“春分工程”青少年科普专项行动中,这样的场景时有发生。“这周志愿者哥哥姐姐又将带来怎样的科技盛宴?”每周一节的科普课成为北京市密云、怀柔等区30余所中小学小科技迷们的期待。
“2018年,中国科学院大学建校40周年之际,学校发起‘春分工程’青少年科普专项行动。依托国科大科教融合学院的师生力量,以科普报告、科技辅导、公益支教等形式,致力于提升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国科大党委宣传部部长刘卫强介绍。
月球上为什么这么多坑?小蜜蜂如何酿蜜?芯片是怎么制作的……仅在上个学期,国科大的研究生们就开展了1800余场兼具趣味性和知识性的科普报告,为青少年传递科学创造的快乐,让他们心底的科学之芽茁壮生长。
“同学们,认识自己是人生的重要课题。”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生于婉蓉为北京市怀柔区第六小学的同学们带来的心理科普报告广受好评。从理论到实验,巧妙导入,耐心讲解,45分钟的课程让同学们学会了如何科学看待心理学、看待自己的情绪变化。
通过研究生助力中小学科普,怀柔六小的老师们对这样的方式赞不绝口。在他们看来,“春分工程”如春风化雨般哺育了孩子们心中的科学种子。
“‘春分工程’的众多课程背后有100多位教师为参与科普的研究生提供指导,力求每堂课都能带给学生们最好的体验和收获。这背后有超过100位国科大教师在默默付出。”国科大科协常务副秘书长吴宝俊介绍。
“‘春分工程’在服务中小学科学教育的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国科大学子的社会责任和担当。”国科大党委常务副书记王艳芬表示,希望国科大学子在服务社会的实践中,体悟“博学笃志、格物明德”的人格气质和价值追求,做到全面发展。
在上海市闵行区七宝镇明强小学“美天美象”气象站展板前,同学们正专注地更换今日天气信息。“本周天气预报放在最前面”“每天的穿衣建议贴在这里”“有了雨具提醒就不用担心淋雨啦”……这是明强小学“自制气象生活小贴士”项目式学习课程的缩影。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收集、记录并整理天气信息,结合生活经验进行判断,将气象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自2020年起,明强小学大力开展气象科普活动,东、西校区陆续建立起校园气象站以及智慧学习空间。在专业气象部门的支持下,学校开发了一系列贴合不同年级学生的科学实践活动。“我们希望让学生在趣味化需求的体验活动中感受气象科学的奇妙,学会自主研究,开展创新实践。”明强小学副校长刘依婷介绍。
“风如何形成,有哪些特点?遇到大风灾害天气,应该怎样预防?”翻开学校编撰的气象科普绘本《气象乐学家》,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着雨、云、雪、雾等常见的天气现象形成的原理,与艺术、文学、科学等不同领域巧妙融合,让气象课堂更生动有趣。
“戴上VR眼镜,我们在老师的数字课件中就能领略四季气候,还可以做虚拟实验,玩各种游戏呢!”明强小学五年级学生周岂加对每节气象课都充满期待,“气象小诗人”“气象小主播”“气象研究员”,一个个“头衔”见证了她气象学习过程中的收获。
基础教育阶段是培养科学精神、提升创新能力的关键阶段,中小学校作为重要的育人主体,肩负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使命。
记者了解到,当下,各地各校加强科学教育,不断完善理念机制,创新方式方法。如,深圳实验学校学生们在科技节中独立制作科创作品,学以致用;内蒙古自治区察哈尔右翼后旗白音察干第一小学,学生们尝试操作3D打印机,进行建模设计和实验,在亲手体验中增强科创兴趣……
深圳实验学校党委书记夏育华表示,“通过优秀的实践课程‘润物细无声’地将知识注入孩子们脑海,在实践中激发兴趣,让孩子们自主探究,是我们最期望取得的效果。”
“铁钉竟能在磁力的作用下架起一座桥!”“普通的回形针竟能翩翩起舞!”在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二十里铺中学,科普大篷车的到来让整个校园沸腾起来。一个个前沿的科学装置、一台台科学互动体验设备一字排开,涵盖光、力、数、声、电磁、物理等学科的科普展品惊艳亮相,为同学们带来一场集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体的科普盛宴。
科普大篷车是“流动的科技馆”,能为乡村孩子送去丰富的科普知识,有效满足他们对科学的好奇心。二十里铺中学的同学们在探讨展品原理、零距离感受科学奥妙中汲取知识的养分。“这些生动有趣的体验项目让我们了解科学、走近科学,感受到祖国科技力量的强大,激发了对科技的浓厚兴趣。”在场的学生们开心地说。
近年来,济宁市已配备科普大篷车7辆,流动科技馆系列展品200余件,累计开展进校园、进乡村活动近千场,受益青少年万余人。“科普大篷车机动、灵活,集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能让乡村孩子更直观地体验到科学的魅力,拉近了科学与日常生活的距离。”济宁市科学技术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张广庙镇第一小学,乡村孩子们在妙趣横生的实验中感受科学魅力。饮料瓶制成“水火箭”,塑料绳做出“静电章鱼”……科学老师张建涛用身边随处可见的物品带领学生“玩转”科学,引导学生动手参与,探索发现。
“记得第一次实验课带孩子们体验‘风的形成’,大家组装好教具,点燃蜡烛,看到热空气上升推动风轮转动后,孩子们激动地跳了起来。他们个个眼里闪着光,我知道,那是对科学的渴求,对科学照亮美好未来的向往。”张建涛说。
如今,在张建涛等科学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们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科技赛事,捧回多个奖项。据介绍,固始县已建齐科学实验教室,各年级每周至少开设一节科学课,形成了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
“我国科学教育还存在着基础总体薄弱、区域发展不均衡等问题和不足,亟待加强和改进。”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要加快推动农村科学教育发展,切实提升农村科学教育质量。为薄弱地区、薄弱学校的科学教育场所,提供相应科学教育资源,同时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科学教育课程,不断缩小科学教育的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差距,确保“一个都不能少”。
2023年12月26日,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新街镇黄草岭村附近,游客在冬樱花与梯田边游览。
2023年12月12日,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第十九届冰雪文化旅游节采冰仪式在高家湖二渠水库进行。仪式主要展示了头冰的开采上岸过程。开幕式上还举行迎风旗、祈福词、喝出征酒等仪式。
2023年12月13日,河北省正定古城迎来降雪,古城内外银装素裹,犹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美如画卷。
2023年11月28日,贵州省六盘水市明湖国家湿地公园层林尽染,景色迷人。
三角梅原产于巴西,现主要分布在中国、秘鲁、阿根廷、日本、赞比亚等国家和地区。其中,以海南三角梅最为出名。
2023年11月23日清晨,朝霞初现,三峡库区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沿江公路G348国道的绝壁岩体上,工人们正在铺设防护网,以防止岩崩和落石。
2023年11月23日,黑龙江哈尔滨,哈尔滨站工作人员正在清理站台积雪。
2023年11月21日,甘肃敦煌,首趟敦煌号铁海联运国际货运班列装载1000吨石棉驶出,经天津港通过铁海联运发往泰国曼谷。
2023年11月21日,江苏省如皋市龙游河生态公园,色彩斑斓的树木与一河碧水相应成趣。
江西省赣州市定南县历市镇,一座座风力发电机矗立在延绵群山上,与蓝天白云、绿树青山相辉映,极目远望、蔚为壮观。
2023年11月13日,国内首座港口商品车智能立体车库在山东港口烟台港建成并投入试运行。该车库占地13000平方米,可容纳商品车3000余辆,较平面堆存能力提升3倍以上,可完成智能理货、智能调度、智能转运。
日前开博体育,姚庄镇沉香村生态农场近千亩橘子园已硕果累累。近年来,当地依托自然优势,以柑橘产业、乡村景观资源、亲子旅游市场为基础,与横向的艺术产业、旅游产业相融合,在农民增收、乡风涵养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本土特色的共富新路径。
2023年11月7日,江西省高安市一家机械有限公司员工在生产车间赶制工业接头等产品。该公司2022年被工信部列为第三批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其研发的新型无滴漏干式软管接头组件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23年11月7日,在云南昆明滇池(海洪湿地)湖畔,大批红嘴鸥已抵达昆明,给春城昆明增添了一道靓丽美景。
2023年11月6日,浙江省金华市开博体育,工作人员对光伏设备进行巡视维护。近日,金华传化公路港第二期容量为2.91MW(兆瓦)的屋顶光伏成功并网,标志着企业“光伏+储能”这一新型小循环能源体系的建立,为企业的电力降本增效提供良好条件。
2023年11月6日,在甘肃省张掖国家湿地公园湖水中,成群的天鹅、斑头雁等候鸟在这里休憩觅食。
近年来,当地依托自然资源优势,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采取公司+合作社+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有机富硒鲜食玉米深加工产业,带动集体增收,群众致富。
2023年10月12日,北大荒集团建设农场组织大型机车群对种植的20.61万亩大豆进行抢收,确保成熟的大豆颗粒归仓。